【www.zhmsjx.com--军人】
第1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近日,在广东省中山市民众街道退役军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退役军人黄伟荣早早来到自家的食用菌种植大棚。黄伟荣说:“从标准大棚基础设施建设到食用菌种植,基地都有相关政策扶持,基地还帮助联系了华南农大、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如今,他的食用菌已销售到全省16个市县,他还和3个退役战友成立了供销合作社,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致富。
黄伟荣的创业故事是近年来中山市全力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缩影。中山市从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典型引领4方面整合资源,鼓励更多退役军人返乡立业。
退役军人、中山波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春庆创业时,一度因为资金问题陷入了困境。了解情况后,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国家税务总局中山沙溪税务分局梳理了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过去两年,在税收专家顾问团队的帮助下,我们享受税费减免近6万元。我们要用好税收政策,为社会再作贡献。”宋春庆表示。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退役军人苏健富、汪权钦和区荣光。2020年,他们创办了中山市古镇镇战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增资扩产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前不久,古镇镇党委书记匡志带着国土、税务、银行等相关机构负责人,现场办公研究,不到2个小时就确定了解决方案。
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在中山早已形成共识。全市19个部门共同制定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与市内中高职院校共建3个“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训)基地”,打造3个“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涵盖退役军人学历教育和技能提升、创业孵化全链条服务等方面,全面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大体系。
在中山市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黄家为、周凤团队的“新一代水性环保大理石涂料”项目遇到了技术难题,最终在基地专家导师团队指导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近两年,我们基地累计服务退役军人2952人次,学员就业率超过96.26%。”基地一名工作人员说,“依托校企合作资源,2019年至今,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1万多个。”
基地还通过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大赛、推荐参加全国农产品产销会等活动,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与社会资源精准对接。2021年底,中山市举办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大赛,退役军人刘欢的项目夺得优胜奖,获得了中山市10万元创业补贴。
优质贴心的服务,形成了互动互助的良性循环。近日,中山市火炬职院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市退役军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同时获评广东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训)示范基地、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山市成为全省唯一“双料示范基地”的地级市。
第2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7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聚焦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乾正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乾正峰从党的领导持续加强、政策制度持续稳固、就业能力持续提升、就业环境持续改善、服务体系持续健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治区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情况。
据了解,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自2018年11月29日成立以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紧贴就业创业需求,狠抓就业创业质量,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鼓励和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近年来,为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新疆税务局等12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支持、加大创业扶持、健全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全方位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合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等8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军人到开发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从推进政策落实、大力促进就业、优化创业环境、强化服务管理等四个方面细化措施助力退役军人到开发区就业创业;联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学技术厅等16个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从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提升投身乡村振兴能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典型引领等四方面整合资源,引导退役军人返乡建功立业。
自治区还从税费减免、金融扶持、创业培训、平台搭建等方面全面支持退役军人进行创业创新。通过举办退役军人创新创业成果展陈交流、军创企业结对帮扶等活动持续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建立自治区退役军人创业项目库,全面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延续政策。
据了解,依托“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系统”,自治区全面建立了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台账,同时坚持贯彻落实《自治区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毕业生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方案(2022年—2024年)》,迅速推动多渠道做好2022年退役军人毕业生就业服务。自治区还开展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持续扩大合作企业范围,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汇编印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摘要四十四条》,进一步宣传推广国家、自治区涉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补贴优惠等各类政策措施;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服务,落实公益性岗位、失业保险待遇和各类补贴等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措施,迅速摸清底数,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服务保障,努力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乾正峰说。
第3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8月24日,“退役军人之家”税务服务站在集贤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正式挂牌成立,该服务站由双鸭山市税务局牵头,与双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联合构建,是面向退役军人群体提供涉税服务的重要平台,为退役军人群体提供包括税收政策咨询、税收法律宣传、涉税业务辅导、拥军优属专岗服务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
专家团队,政策宣传辅导“直通车”
为降低获取税收知识的时间成本,增强纳税辅导的实用性和精准性,该局成立专家团队,应用税收大数据分析,通过退役军人税收优惠政策与纳税人缴费人数据进行关联,设定享受税费种类、纳税人登记信息、行业类型等限定条件,筛选出符合条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点对点”精准推送、“面对面”政策解读、“一对一”跟踪回访,及时受理退役军人的业务咨询和涉税诉求,真正做到政策及时达、优惠快速享、疑难立即解、问题马上办。
绿色通道,涉税服务办理“一站式”
在办税厅开通“军人服务绿色通道”,设置“退役军人服务专窗”,指派服务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骨干,优先为退役军人办理纳税申报、发票申领、纳税缴费等事项,严格落实容缺办理、延时办理、一次办结等服务制度,让退役军人享受“一站式”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三方共建,架设创业就业“连心桥”
“退役军人之家”税务服务站的成立,将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提供一个三方共享平台,服务站通过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保持联络,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现状和创业就业意向,做好登记。同时,服务站向企业宣传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有意向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和有上下游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登记,为退役军人和企业之间架设起创业就业的“连心桥”,实现退役军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第4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河北多项帮扶举措促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创业
共设立328家教育培训基地、583家就业基地、177家创业孵化基地
2022年12月25日,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举办的“2022首届河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云上展”开幕。展览以“开启新征程,戎创新时代”为主题,16个展区、78块展板充分展示了全省广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的丰硕成果。
此次展览,是河北以多项帮扶举措促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照“摸需求、建基地、抓培训、促就业、强保障”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推动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创业。
全面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精准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供需台账。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入开展遍访企业征岗位活动,建立退役军人培训就业需求、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本台账”,为精准帮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依据。
持续推进四类基地建设,为促进就业创业提供载体和平台。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社会优质培训机构、拥军企业等设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孵化“四类基地”。目前,全省共设立328家教育培训基地、335家实习实训基地、583家就业基地、177家创业孵化基地、104家返乡创业园,成立239人的就业创业导师团队,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指导。
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竞争力。坚持“即退即训、全员参加”原则,及时开展适应性培训;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使退役军人实现“入学即入职、离校即就业”;引导退役军人参加高职扩招,扩大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规模。依托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荐的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利用省内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开设网络“云课堂”,累计培训86万人次。
扎实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多措并举促进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坚持行政部门、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对退役军人积极实施“十个一批”,即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一批、社会组织吸纳一批、政企合作推介一批、常态化线上招聘一批、线下分特长定向招聘一批、技能培训定向推送一批、基层社区治理选送一批、行业专招直招一批、创业带动就业一批、京津冀就业协作输送一批的就业创业帮扶举措,先后帮助13万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接下来,我们要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健全就业创业政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有关部门协作,研究制定更多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用,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切实把就业岗位和就业服务送到退役军人身边。
第5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是落实中央“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有了就业,退役军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稳定就有了基础,这不仅对退役军人自身和家庭具有“安神定心”的作用,也有利于解除广大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安心服役,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的崇高使命。近年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始终把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加强政府扶持、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营造创业环境,不断激发退役军人作用力量,引导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商贸物流、疫情防控等经济社会事业,有力促进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一是铺设成才“高速路”。制定白银市《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专招高校毕业生基层公务员职位、事业单位符合退役士兵报考岗位、选派担任“兵支书”等突破性政策,全市培养推荐299名退役军人担任兵“委员”。推动实施退役军人高职扩招计划,引导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利用好优惠政策,通过全省29所高职院校,累计推荐近600名退役军人参加高职扩招,帮助退役军人提升学历,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搭建励才“大舞台”。采取“搭车发展”和“独立创业”相融合,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在工业园区“搭车发展”,帮助退役军人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行短期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县区多场次多频次举办实用性、普适性培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培理念,科学合理利用白银市教育资源,将19所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机构纳入甘肃省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培训联盟,适时开设汽车驾驶、工程机械、计算机、烹饪电气焊工等热门培训科目,通过“三免一补”优惠政策,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打好素质能力基础。三年来累计培训退役军人700多人,退役士兵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是建立育才“三通道”。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动态管理台账,推行“培训即就业、入学即入职”的理念,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精准推荐退役军人就业,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同时,积极协调组织、人社等部门,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开展退役军人暨现役军人家属招聘活动10余场次,累计对接省内外企业和用人单位57家,帮助800多人实现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协调落实退役军人贷款142万。
第6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6年前,退役军人谭三来在株洲茶陵县腰潞镇创办退役军人合作社。如今,谭三来成为当地产业兴旺的领头雁,种植油茶6000余亩,带动8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不能缺席。近年来,我省通过政策激励、培训赋能、平台搭建等途径,支持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就业、参与乡村治理,在广阔天地大施所能,让广大退役军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
政策激励,引导退役军人创新创业
“小棕编,也能编出扶贫致富大出路。”在娄底涟源市古塘乡,退役军人吴方才成立了梅山棕编工艺品有限公司,先后带动62户贫困户脱贫,增加扶贫岗位350个。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梅山棕编”入选娄底市级非遗传承代表性保护名录。
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的背后,是政策的有力支撑。2019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12个部门出台《湖南省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细则》,有力推动了各级各部门关心关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针对退役军人创业“融资难”,各地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怀化市明确,退役军人可在全市农村商业银行获得不超过1000万元的基准利率优惠贷款和不超过50万元的基准利率信用贷款。浏阳市试点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张家界市试点乡村旅游项目“点状用地”改革,加大用地政策支持。
让退役军人享受“真金白银”政策红利,截至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为退役军人创业担保贷款余额3.5亿元,全省税务部门落实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减税近6900万元。
培训赋能,打通退役军人就业路径
2021年4月,湖南农业大学成立退役军人教育学院。自此,我省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有了“大本营”,可同时为100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培训教学和实习。
近年来,全省通过政治引领、培训赋能、学历提升等多种方式,切实打通退役军人就业路径。
退役军人“返乡第一课”教什么?目前,全省93家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乡村旅游等现代农业培训课程,3年多来,共完成9.4万余名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一技之长”。
搭建退役军人学历提升便捷通道。全省围绕退役军人重点关心的高职、专升本、研究生招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着力协调各高职院校采取弹性学制、农学交替、送教下乡等方式,支持报考涉农类专业的退役军人就近就地接受学历教育。2019年以来,全省1.12万名退役军人被高职院校免文化考试录取。
3年多来,省市县三级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566场次,累计提供岗位101万余个,5.1万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协议。
平台孵化,提升“双创”内生动力
4-6米高的苣苋草,在湖南苋鲜生态公司30万余亩草场上成为一道风景。公司总经理朱亚曦曾是空军某部一名飞行员。退役后,他和战友创业,专注于苣苋草发酵草料应用技术研究,已成功帮助50余名退役军人和200多名种养殖户就业创业。
2020年11月,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广州举行,朱亚曦夺得现代农业组二等奖。
积极鼓励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懂市场的退役军人,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乡村服务业等特色产业,我省连续2年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819家企业、逾1600名退役军人参赛,激发了广大退役军人“双创”内生动力。
注重从优秀退役军人中选拔培养基层组织带头人,目前,全省推动壮大“兵支书”“兵委员”队伍,人数达2万多人,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唱主角,释放乡村振兴“头雁效应”。截至2021年底,全省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经营主体中,退役军人担任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的有7000余家,吸纳安置退役军人10万余人,三湘广阔大地,新时代的“老兵新传”正在书写。
第7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江西省资溪县通过定政策、明主导、妥安置、提能力、转角色、出精彩,全县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和创新创业步入新天地。目前,建档立卡的退役军人达2660人,其中残疾军人35个、复学者50人,在外实现就业创业1200余人,成为资溪本地个体工商户35人,已安排工作709人;60岁以上退役军人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作340人,在资溪县城就业的221人。从2019年起至今共接收退役士兵145人,其中实行一次性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36人,转业安置退役军人9人(军转干部1人、士官安置8人)。
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安置责任。该县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保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稳妥推进。为拓宽就业安置渠道提供保障,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从畅通安置渠道、提升安置质量、强化安置保障、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就业保障、扶持创新创业、落实政策要求、提升保障服务、积极开展帮扶等9个方面作了规范要求,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确定了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特殊政策,为全县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组织保障。
发挥主导作用,促进角色转换。该县从新时代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工作出发,在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宣传引导、组织协调等方面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就业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本着自愿选择、自主作为的原则,社会支持、多方参与,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方面力量,促其加快角色身份转换。
采取因人施策,确保妥善安置。为确保年度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该县对服现役满12年的士官,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士兵,因战致残的5级至8级残疾士兵,烈士子女士兵,给予岗位安置。以及2011年12月1日批准入伍的士兵退役时,执行改革后的退役士兵安置新政策,之前入伍且新政策出台时正在服役的士兵退役时,根据本人意愿,可选择新政策,也可执行老政策。另外,对西藏方向兵员实行3倍优待金发放,新疆方向兵员2倍优待金发放,大学生入伍优待金提高30%比例发放。定向培养的大学生或已参加工作定编的大学生入伍按义务2年时限保留编制2年。
提升就业能力,实现人生精彩。推动全县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搭建就业平台,组建退役军人微信群,并及时将招聘信息发布在微信群,已发布工作招聘信息多达100余条,举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8场,并组织参加抚州市比亚迪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场,吸引求职退役军人150余人,达成意向的退役军人30余人;开展与合作企业签约,积极沟通县规模以上企业,与资溪面包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8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关系,为全县退役军人创造就业岗位,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工作及教育培训、就业实训、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目前,资溪县退役军人面包产业园被评为江西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旗下面包学校入选江西省退役军人免费职业教育培训。启动运用全国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目前已有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资溪县知名企业加入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宣传动员新退役军人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实现“四个提高”。利用退役士兵报到、欢迎大会、招聘会等时机,积极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讲清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培训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等情况,动员退役士兵自愿参加教育培训,鼓励他们在人生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再创新的辉煌。目前已有100余人报名参加高职扩招教育。
第8篇: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近日,为着力构建新时代具有宁波特色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体系,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宁波市“戎耀甬城?就创未来”助力开门红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军创园专属金融政策服务发布仪式、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峰会活动在奉化举行。
近年来,宁波市对退役军人工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六稳”“六保”,为退役军人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战友式”服务,取得了出色成效。
此次宁波市“戎耀甬城?就创未来”助力开门红系列活动为期二个月,从新春开始到3月底,分为“就业无忧”“创业无忧”“服务无忧”3个板块共10项活动。
据悉,目前全市退役军人应就业约8万人,整体就业率99.2%。2022年,新增退役军人就业1199人。宁波为打造我省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金名片”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两个先行”当好了模范。经过前期数次与金融机构对接、洽谈,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今日在仪式上签署了军创园专属金融服务框架协议,确定了切实优惠的退役军人金融套餐。
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副行长陈路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我们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当期银行优惠利率基础上下浮50BPS、不超过500万元的线下担保贷款等园区专属金融服务,优惠力度远超普通金融套餐”。
近年来,宁波市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开设政策咨询窗口2600余个,2022年新增退役军人市场主体4016家。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峰会,退役军人农创客齐聚一堂深度交流如何抓住新时代农业融合发展风口,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建功立业。据悉,宁波目前共有47921家军创实体,年新增退役军人市场主体逾1000家。
“通过三产共同发力,产业兴旺气的氛越来越浓,共同富裕的信心越来越强。”退役军人农创客陈四海在峰会上交流说到。陈四海作为年轻的退役军人农创客代表,他的企业聚焦一产与三产融合,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延伸的立体创业模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农业智能装备+移动工厂+食品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主企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超千万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新一代退役军人创业主流趋势。
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11个部门将于近期出台促进退役军人到乡村就业创业的若干举措,包含12方面具体措施,全方位助推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msjx.com/xuexiaorudangshenqingshu/52356.html